丽水图书馆官网(丽水图书馆)
丽水图书馆官网(丽水图书馆) 时间:2025-04-05 19:09:48
关于BioBAY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历经十余年发展,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而2013年在美国上市的α粒子发射同位素镭-223适应症仅限于已有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价格昂贵,较少使用。国内目前长效EPO仅罗氏一家,美烨生物和宝丽健的rhEPO-Fc正分别处于临床I、II期,用于肾性贫血。
贫血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约能达到30-40%的比例,红细胞输注能迅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但在一些患者无法使用,例如本身存在多种同种抗体而无法输血和基于宗教信仰拒绝输血,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虽有感染风险,但相对而言缺点较少,长效EPO更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恶心呕吐药物选择众多在癌症治疗中,恶心呕吐是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常在治疗初期就会出现,目前临床对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最主要的方法为预防性使用,且注射剂比口服更方便。表2 国内外上市放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主要产品其中对于已经形成的口腔黏膜炎治疗性用药最值得关注的粘膜保护剂,相比漱口水来说疗效持续时间更长且能减少口腔刺激感,日本苏爱康的口腔凝胶Episil今年初刚在中国上市。表4 中国实体瘤骨转移人群数估算表5 全球用于实体瘤转移的主要产品在骨转移市场上主要是三种药物,按在美国的上市时间顺序看:前两者均为破骨细胞抑制剂,同样也用于骨质疏松,传统的二磷酸盐类型已广泛使用,其中以诺华的第三代含氮双膦酸化合物唑来膦酸为主要产品,有不少仿制药上市,国内诺华仍占约一半的市场。随着肿瘤治疗的不断突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开始加入抗肿瘤战斗中,化疗仍是至少未来的十年内抗肿瘤治疗的主力军。
安进的长效EPO和G-CSF均成为重磅炸弹级产品,且都未在中国上市,国内产品是否也能借鉴这一经验。国内肿瘤辅助治疗市场最大空缺是什么? 2019-09-23 16:12 · 李华芸 随着肿瘤治疗的不断突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开始加入抗肿瘤战斗中,化疗仍是至少未来的十年内抗肿瘤治疗的主力军。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本地区防治工作目标任务的督促落实。
依托肿瘤专业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通过肿瘤诊疗相关质量信息的系统收集、分析及反馈,对肿瘤诊疗质量相关指标进行持续性监测,促进肿瘤诊疗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国家癌症中心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
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抗癌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适时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保障临床用药需求,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区域癌症防治中心负责区域癌症防治能力建设和技术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帮扶等形式,整体带动区域内癌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通过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专科建设、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提高中西部地区及基层能力,加强县级医院肿瘤专科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九、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行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二十四)加强癌症相关学科建设。(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二十五)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各地针对本地区高发、早期治疗成本效益好、筛查手段简便易行的癌症,逐步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
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好省级癌症防治中心,推动地市级层面成立癌症专病防治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三、实施癌症防治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防治服务体系(七)推动高水平癌症防治机构均衡布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分别负责)(十)提升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医保局、科技部分别负责)五、实施早诊早治推广行动,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十二)制订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
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努力通过强化卷烟包装标识的健康危害警示效果、价格调节、限制烟草广告等手段减少烟草消费。通过价格谈判、集中采购等方式,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探索多种渠道保障贫困地区适龄人群接种。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
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强化基础前沿研究、诊治技术和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部署。各地要建立完善癌症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综合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鼓励专业技术强的肿瘤专科医院,在癌症患者流出省份较多的地区开展分支机构或分中心建设,通过输出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资源不足地区整体癌症防治能力。依托双一流高校布局建设国家癌症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适当增加癌症放化疗、影像、病理、护理、康复、安宁疗护以及儿童肿瘤等薄弱领域的专业招生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研究梳理中医药防癌知识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内容。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做好建档立卡、特困等农村贫困人口癌症防控和救治工作,加强癌症筛查、大病专项救治和重点癌症集中救治。
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政策,保障癌症患者医疗保障待遇。着力推动一批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建设,探索癌症科研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有效途径,支持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
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谈判抗癌药品配备及使用工作,完善用药指南,建立处方点评和结果公示制度。探索建立规范化诊治辅助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生诊治方式进行实时规范。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完善癌症相关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布局,要求高校存量计划倾斜安排癌症攻关等重点领域博士培养,新增计划安排予以优先考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地方人民政府分别负责)(二十九)加强督促落实。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以国家癌症中心为龙头,构建全国癌症防治网络,依托区域医疗中心,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7个片区分别遴选1—2家在癌症预防、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机构,推进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及指导、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加强肿瘤登记信息系统与死因监测、电子病历等数据库的对接交换,逐步实现资源信息部门间共享,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提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国家中医药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二十)强化癌症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
开展癌症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配合)(十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分别负责)(五)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配合)(八)强化癌症防治机构职责。调整优化癌症相关学科设置,重点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促进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科学等间接关联领域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推动将临床急需、必需且金额占比大、用药负担重的抗癌药实现仿制药替代。
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环境。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要求,深入开展癌症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分别负责)(二十六)加强癌症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制订完善癌症中医药防治指南、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癌症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法,探索创新符合中医理论的癌症诊疗模式,培养癌症中医药防治专业人才。努力降低癌症导致过早死亡率,到2022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